2、把学生当朋友而不是敌人。用微笑去感染学生、用信任去对待学生、用真诚去赢得学生。每一位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有些思想并不成熟,而老师的职责就是要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把他们的某些不成熟的思想转变与班级发展相协调的和谐因素,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各种想法,给他们一个可以陈述自己想法的空间。因此,尊重和信任学生是教师与全体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作用。现在的初中生、小学生都是95后、00后,他们的个性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对矛盾上:第一,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学生已经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思考和行动,他们在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摆脱外界束缚的欲望,他们不愿意被老师和父母去过多的管教,但与此同时他们在经济关系、心理成长、社会交往等方面又严重依赖老师和家长。如果我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去管理他们,就很容易受到抵触;如果我们放低姿态,以朋友的方式去与他们交往,则往往能够事半功倍。第二,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这个年龄的孩子独立的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去把自己关起来。他们会对于自己的个人隐私格外敏感,他们在自己的周边构筑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线。同时,他们又由于心智成长尚不完善,及其渴望得到其他人的理解。一般情况下,他们更愿意与同伴去分享属于自己的快乐、烦恼和困惑。作为实习老师而言,我们有着自己的年龄优势,我们通过我们的真诚行动去感化学生,去赢得他们的信任。第三,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尤其是初中生,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他(她)们会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变得敏感,同时又对异性充满了期待。所以,早恋的现象也常有发生。但他(她)们的心理发展又相对幼稚,在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上无法把握好度,要么封闭,要么偏激等。所以,在工作中,如果发现有既有的或可能的早恋现象,不要将之当成洪水猛兽,而是应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正确地去引导、去转化可能畸形的异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