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语:根据我很多年来的观察,我发现很多新手语文教师(包括一些在职教师)在局部探究这个环节上深入不下去,结果精彩的文字也索然无味了,或者学生感到什么也没学到。这篇课文的2-4段是描写各种动物得到有宝的消息后兴高采烈去寻宝的过程。这几段语言非常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小肖老师的问题在于让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感悟(分析也没达到深刻的地步)。这样的浅显文字主要是要通过朗读让学生去体会那种童趣,体会各种动物的兴高采烈。孩子们亲自体会了,学习才变得有味。我一直强调,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扎实而有味(包括情味和趣味),扎实而无味会沉闷压抑销蚀兴趣,有味而不扎实就是泡沫经济,下课后孩子什么也没学到。本文的语言生动有趣,正是培养孩子语感,激发孩子兴趣的最好材料。课后,我和小肖老师交流了,告诉她如何引导孩子读出这几段的味道来。我说,扣住词和句式,运用重音、停顿、语调等朗读技巧,围绕文字所表达的感情去朗读,通过朗读来达到揣摩理解培养语感的目的。我还说,重点环节的引导必须做到六个到位:方法传授到位、教师示范到位、学生准备到位、小组讨论到位、全班交流到位、教师小结到位。接着,我就今天小肖所探究的部分用六个到位套进去。小肖认真地记着笔记。在一边的体育系实习生张亮听得也投入,他说,老师这样一说,感觉课生动多了。当然,我的要求新手语文教师不一定短时间内能达到,但是必须知道往这个方向努力。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小肖电话告诉我,通过我这一点拨,她豁然开朗了,她打算再上一次,现在在备课,感觉好多了。听到实习生前进的步伐(观念的或者行为的),我觉得,自己起早赶车、爬山越岭、颠簸劳顿赶到乡下去看她们才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