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语】制作,理想地说,应该是创作。美术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好的形式之一。课程标准说,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小张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有几点需要以后注意:第一,小组划分要提前到位,选定小组长。第二,这个过程要设法突出孩子的主体性,让这个过程变成创作的过程、展示的过程、怡情的过程。可不可以这样设计?(1)要求学生思考、设计、制作(突出自主性);(2)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员轮流发言说说自己的作品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要求各小组选出最好的作品放到全班展示。在这环节中,教师下去指导、督促、发现;(3)全班交流。这个环节教师要当好组织者角色,要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设计,锻炼孩子当众表达的胆量和能力,还要注意孩子的情感教育。这个过程估计要花点时间。我觉得,这样孩子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兴趣也容易培养,美术素养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