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顶岗后感】按儿童心理规律教学才会凑效(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常宁市官岭希望小学 廖玲英)
作者: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时间:2014-02-19 点击数:
按儿童心理规律教学才会凑效
20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廖玲英 顶岗实习学校:常宁市官岭希望小学
当我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教师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光荣又神圣的职业,因为在我眼里老师都是智慧的,能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师范学校,如愿以偿我进入了衡阳师范学院。在大学的三年里,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师范大学生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2013年的9月9号,我来到了常宁市官岭希望小学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在近四个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现在回想起来在这近四个月的实习中,短短的实习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当我漫步在实习的校园里,那出自学生的一声声“老师好。”“老师好”的感觉真好,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被叫上瘾了。
近四个月的实习,令我感慨颇多。我实习的年级是小学二年级,一大群七、八岁的小孩子,又可爱,又活泼,又好动,又调皮。刚来到学校,由于我所在学习校没有安排听课,所以我在去学校的第二天就开始了我的“处女课”,可能是由于我没有任何课堂经验也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的,我的“处女课”是一失败结束的。但是我这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不好的情绪,我还是积极的准备我接下来的课程,我很有信心也很用心,我觉得虽然我没有经验但是我有能力,可是事情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接下来的课还是状况百出,而且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上不能顺利完成,所以那段时间我都是处在一个手足无措的状态,我非常苦恼我不知道要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后来通过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建议、帮助和我自己不断的摸索,渐渐地我也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九岁的小孩子很好动,很喜欢做小动作,例如上课玩铅笔、玩小玩具、吃零食等等,这些小动作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样很容易开小差,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给班上每位同学都进行了分组,在教室的后面张贴了光荣榜,哪个小组认真听课,就给哪个小组加小红花,每一周进行一次评比,得小红花最多的组的每个人都会有奖励,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果然好。以前常常因为学生在下面开小差,我喊破嗓子都没办法控制,现在却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直接向课堂要效益了。
除了好动外小学生的控制力也很弱,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会组织他们玩一些课堂益智游戏,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的时候分组折角,学习《观察物体》的时候动手折对称图形等等。我发现只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和表演,那基本上就停不下来了,而且课堂的纪律也会非常差,这时候学生根本就不会听老师讲的内容,全都沉浸在自己的制作中,课堂就进行不下去,教学任务根本就完不成。这个问题一直是我最纠结,一方面我觉得应该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去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种课堂的效率其实是很低的,那些不自觉的学生一节课就是玩根本就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后来我发现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应该坐姿端正、眼睛看黑板、举手发言、听到上课铃声响就进教室拿出书本安静坐好如果一个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整堂课下来才不会乱,课堂任务也能及时的完成。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这样的学习习惯在半个月内我每天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训练,有时候会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让他们知道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当他们有进步时会及时进行鼓励表扬。经过这半个月的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也会时时提醒他们。
作为一名老师最让我痛心疾首的就是学生上课的不配合。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的方法。如罚站、罚蹲、跑步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课堂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要和学生交朋友,用他们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真正的体会到老师是爱他们关心的,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赖老师,这样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后来取得的教学效果还不错,有几个很调皮的学生在上我的课时认真多了,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无论是上英语还是数学,我都采取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课堂只要是以学生的朗读和提问为主,然后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讲评,我再加以补充、纠正。因为课堂都是以学生讲为主,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喜欢炫耀自己,于是我根据他们的个性和年龄特点,非常注重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完问题,我都用鼓励性的语言对他们说:“真好”、“真响亮”、“还不错”等等。他们得到老师的赞扬,积极性提高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敢于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了,而且,同学回答问题很好的,我就叫所有的同学用“棒、棒、你真棒!”的激励话语来鼓励他们,这样,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情绪饱满,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批改作业,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我在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写上激励的评语,并在评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之,开导之。而且每次的作业我都会进行讲解,对那些在我讲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作业上写明。我的指导思想是不断给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直至认识了错误并改正为止。对于个别情况的学生,我会辅导他们,直到他们主动改正错误。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
整个实习期间,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最令我难以忘怀。由于二年级的学生都还小,自我组织和约束能力都还很差,特别是后进生更差。这就需要老师牵着他们走,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我特别注重对后进生的工作,要实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想,因为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因此,我非常注重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这方面,我绝不训斥他们,而是耐心地教育他们,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症下药。制造机会让他们参加班里的活动,让他们知道,老师是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只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方面,不能因为成绩不理想就怀疑孩子的能力,因为才能是多方面的。在我的悉心努力下,班里的几位后进生成绩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他们以前考试从不及格的,在接下来的数学2个单元测验都及格了。从中我深深体会到,对那些后进生不能只是一味地训斥,罚站,罚蹲,而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
时间过得真快,短短的一学期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学生,让我找到了自我价值,这近一学期的实习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我时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将鼓舞着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