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邓水平)

作者: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时间:2015-04-20 点击数:

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邓水平

【按:常有新手教师问我如何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现把我综合其他资料形成的这些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但愿对新手教师有些帮助。建议联系自己的实践细读细读再细读。】

实习生顶岗实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生源基础差、学生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班级。很多实习生对此深表困惑。一些实习生不会利用课堂规则,与学生约法三章;有的实习生就算和学生约定了课堂教学规则,但是课堂规则并非一劳永逸,有时会出现失范,而实习生又不能积极有效地实施课堂管理和处理学生行为,往往导致学生迷惑、不惑和疏离,自己的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和类型

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程度上也有差异性。普遍性体现在不仅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生也有。一般来说,课堂行为的程度以轻度为主。某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大声说话占38%,思想开小差占24%、讲废话占23%、不恰当使用教材或设备展20%、吃零食占12%。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发现,当前一些生源比较差的学校,课堂问题行为的情况比这个数据更悲观。如一个实习生是这样说她的困惑: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上课老是喜欢讲小话,隔空丢纸团,做小动作等,上课半个多月,我几乎每节课都要停下来讲三次纪律,罚站、下课交流、留校这些方法都有试过,他们班级情况还是没有好转,我又请教在校的学生比较敬畏一些老师,他们说适当体罚,我觉得我一实习老师体罚学生不太妥当,万一家长找麻烦我又不好应对,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研究者对课堂行为的分类不尽相同。我国的心理学家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课堂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是直接干扰课堂不正常教学活动的攻击型行为,这些行为是容易被察觉的,主要包括行为粗暴、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对抗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出怪声、做怪相一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俗、顶撞同学和老师的盲目逆反行为;迟到、随意走动的抗拒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是不容易被觉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型行为。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害怕提问、抑郁孤僻、神经过敏、胡涂乱画等。外向性问题行为直接威胁课堂纪律,干扰课堂秩序;而内向性问题行为虽不直接威胁课堂秩序,但对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产生影响,对学生的个人人格有较大的危害。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与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综合起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师的教育失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指导思想的错误。如果教师把分数和升学率当作自己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教学上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灌输,这些都将导致学生厌倦学习,从而产生问题行为。另外,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甚至对学生采取厌恶、歧视的态度,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引发畏难情绪,从而导致问题行为。二是管理的失范。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容易引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这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使课堂未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的反应,处处设防,动不动就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滥用惩罚,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到冷酷和摩擦,从而产生行为失常。研究事实也证明,对学生的惩罚越厉害,后果也越严重;滥用惩罚,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会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怨恨和对立,诱发学生攻击性问题行为。三是教学的偏差。这主要体现在教师不认真备课;教学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难或者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较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缺乏活力,精神不振等,这些教学上的偏差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引发课堂问题行为。据调查,有六种教师最容易失去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这六种教师分别为:

① 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差;

② 对教学不负责任,懒懒散散;

③ 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提出要求后也不检查;

④ 向学生随意许诺,但总不兑现;

⑤ 软弱无力,缺乏魄力;

⑥ 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

第二,学生的身心因素。课堂中大量问题行为同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如性别差异——相对于女孩子,男孩子精力更旺盛,活动量更大,喜好探究,自我控制力较低,集中注意的时间也短;生理障碍——学生视、听、说方面的障碍、学生发育期的紧张疲劳、神经发展的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多动症”等都将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另外,学生诸如焦虑,人际关系紧张,害怕挫折等心理缺失也是构成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

第三,环境的因素。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1)家庭因素。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极易冲动,迁怒于人,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也经常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甚至挑衅滋事。另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有的家长娇惯溺爱孩子,对子女百依百顺,这种方式容易养成孩子自我中心、甚至玩世不恭的性格。家长粗暴严厉,动辄打骂,这种方式容易养成孩子弄虚作假、消极对抗,或冷漠孤僻、情绪异常。这些对子女在课堂上产生的问题行为起促成作用。(2)大众媒体。在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大众媒体中诸如暴力、色情的负面内容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会延伸到课堂中。(3)课堂内部环境。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课堂问题行为的恰当处理,取决于教师对于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

第一,运用先入为主的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出于故意,有些则是处于初始时的不慎。最有效的管理,就是采取先入为主,预防在先,以防止许多不必要的问题行为,或使问题行为没有产生的机会和条件。先入为主的策略主要关注明确的行为标准、良好的教学设计、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课前就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是大家认同的,哪些行为是大家不能认同的。有经验的老师通常在学期初,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对课堂行为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与规范,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准绳。这些行为规范就是课堂规则。在确立和执行课堂规则时,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① 课堂规则应符合四个条件,即明确、合理、必要、可行。

② 课堂规则应通过教师与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

③ 课堂规则应少而精,内容表述以正向引导为主。多用积极的语言,多规定“做什么”,少采用“不准或严禁做什么”之类的词语。积极的语言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期望,容易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为学生提供积极的行为目标,产生积极的强化作用。

④ 执行规则时,始终如一,公平一贯又要灵活差异,同时应采取积极的方法。如果学生在行为上表现良好时,教师应予以关注、赞赏和鼓励。对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教师应多采取间接暗示的方法,让学生在某种暗示情境中自动遵守规则。

新手教师常常在接一个班后就急于上新课,没有课堂规则意识,这对以后的教学管理都存在不利影响。有些教师虽然拟定了规则,但却是教师单方面的强行规定。这种规则在执行时难度很大。还有些新手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关注教学内容,对一些学生良好行为的关注不够,没有发现,吝于表扬。这都是对课堂问题行为预防缺乏经验的表现。

2、设法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成就感和获得感。

这种成就感和获得感又可称为成功经验。学生的成功经验通常会激发他们的愉悦情绪,降低挫折水平,从而避免或减轻问题行为。学生的失败所导致的挫折感往往是有些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适当的成功率,尤其是将课堂活动规划在既不很容易也不太难的适度范围,也就是落在“这个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传统课堂里,很多孩子因成就感和获得感的缺少而对课堂充满了厌恶,这种状态很容易诱发问题行为的发生。

3、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首先要保持课堂的整洁、秩序与优雅,增强课堂环境的秩序感和责任感。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调整学生的座次。必须打破高矮次序或学习成绩排位的简单方式,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个性特长、学习习惯、行为特征、同伴关系等多种因素,做到优劣搭配、合理组织,达到以长补短、互相促进,而且要依据学生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的座位排列型式。第三,要把握课堂的情绪环境,即搞好教学设计,在课堂活动之前确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采用悬念和讨论的方法,不断变换刺激角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合理安排课堂活动的内容与节奏,控制学生的疲劳度。显然,这必须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那种平铺直叙的课堂,不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不能给学生展示和交流的课堂,都容易诱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第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打破认为师生关系仅仅是上下级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者的狭隘认识,正确对待教师的权威。教师的权威是示范和行为指导能否生效的保证,但这种权威的基础不是教师的地位,而是他本人的学识、品行与才能。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尤其要关心“后进生”,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一则资料列举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式:

——课外

u 迎面遇见学生,主动前去与学生交谈;

u 休息或用餐时,同个别或群体学生闲聊;

u 对诸如俱乐部、运动课外活动表现出兴趣;

u 留意困难学生,主动和他交谈;

u 寻找适应的机会会见学生的父母;

u 了解学生的不同环境,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

u 真诚地关心学生面临的社会问题;

u 熟悉并理解学生的闲暇爱好。

——课内

u 学生进入课堂时友好地和他们说话;

u 以个别方式检查学生的课堂活动;

u 了解、记住和称呼学生的名字;

u 与学生分享玩笑与幽默;

u 培养对学生成绩的集体自豪感。

第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先入为主策略对于预防问题行为尽管非常有效,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问题行为。当行为出现的时候,教师必须给与有效控制,使之得到及时处理。否则,这些行为将扩展或蔓延,甚至引发其他问题行为,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行为控制策略包括强化良好行为和终止已有问题行为两个方面。

1、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

有效的行为管理,应积极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因为良好的行为一旦得到鼓励和赞扬,就会得到强化,并逐步巩固下来,成为课堂其他成员学习或模仿的榜样。同时,通过鼓励和强化进行中的良好行为,可以抑制和终止其他问题行为。教师通常可以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行为协议和替代强化等方式。

(1)社会强化。社会强化包括面部表情、身体接触、语言文字等,如向学生微笑、亲切地轻拍学生的背、称赞学生能干或者告诉学生你很欣赏他的活动等。运用社会强化行为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针对目标行为、指向已完成的行为、强调学生的努力、不断变化形式。

(2)活动强化。活动强化就是当学生表现出具体的期望行为是,允许学生参与其最喜爱的活动,或提供其较好的机会与条件,如允许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提供设备的优先选择权和使用权、提供课堂活动或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角色等。教师采用活动强化时,应注意选择那些能够控制学生但又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并要考虑学生年龄、活动动机、兴趣、特长及实际活动能力等。

(3)行为协议。教师与学生订立旨在鼓励和强化期望行为的特协议,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但必须经由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认可,而且一旦确定,就要切实执行。通常采用“如果……就……”的陈述方式。例如,“如果课堂作业做得好,就可以免做家庭作业”等。

(4)替代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并非都是从教师那里或直接在活动中习得的。事实上,有些技能通过观察和模仿比仅仅通过解释和教学更容易获得。只要给学生提供某种具体的行为范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并朝着这样的行为而努力。这就是替代强化。

2、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学生的问题行为,大多以轻度为主,因而大部分问题行为只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影响方法便可制止。通常采用的影响方法包括:

(1)信号暗示: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供信号,如突然停顿、走近学生、用眼神暗示等,用以提醒、警告学生,进而终止刚刚发生的问题行为。

(2)使用幽默: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下降,产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和提示学生。

(3)创设情境: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容易走神,这是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或让他做一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如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以免问题行为乘虚而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课堂,而不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因为教师将学生听的课堂,学生是很容易走神的。

(4)有意忽视: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隐含着想赢得他人注意的愿望,如果教师直接干预,可能正好应和了他的目的。因此,教师有意忽视,学生会自觉没趣而改变其行为。

(5)转移注意: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产生的问题行为,如当面直接制止,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或产生后遗症,这时可运用比喻,声东击西加以暗示,使之转移注意,从而停止其问题行为。

(6)移除媒介:有时学生在课堂中做不相干的事,如读漫画书、玩游戏机等,教师可采取将这些东西拿走,清除媒介物,从而制止这种行为。

(7)正面批评:如果很多方法对制止学生问题行为都不奏效,那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基础上。

(8)劝其暂离课堂:有时学生之间发生对抗性冲突,引发怒气冲天的状态,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劝他们暂时离开课堂,让别的教师(如班主任)照顾一下。等下课以后,学生的情绪缓和,再做决断。

(9)利用惩罚:对于有些较严重而又难以制止的问题行为,可适当利用一些惩罚措施,如运用得当,也可以起到制止问题行为的作用。但惩罚运用不当,不但不能制止问题行为,反而造成逆反或对抗性行为。因此,必须慎用惩罚,不到迫不得已最好不用。

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教师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可急躁武断,而应根据具体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第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是指利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问题行为,养成良好行为的过程。

1、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课堂矫正是一个复杂、细致而需要爱心、耐心的工作。整个过程要遵循的原则如下:

(1)奖励多于惩罚的原则。实践证明,奖励的矫正作用远远大于惩罚,多奖少罚对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2)坚持一致性原则。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因此其矫正就不能只考虑课堂内部因素,还要同家庭因素、大众媒体因素等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协调有关人员,按照统一目标行动,保持一致性,以避免各自为战、互相抵消矫正效果的不利倾向。

(3)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不仅在于改变外部行为,还要把良好的行为内化成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心理辅导能力,以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从而真正转变问题行为。

2、课堂问题矫正的基本步骤

一般来说,课堂问题行为矫正包括六个方面的环节:

(1)察觉:教师要善于观察与分析,敏锐地发现问题行为。

(2)诊断:发现问题行为后,教师要立即运用有效方法,如访问、谈话、测验等深入了解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通过了解,判明问题行为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3)目标:在诊断的基础上矫正目标,并确立为达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有效的矫正措施和方法。

(4)改正:目标和方法确定之后,就要改正问题行为。由于学生的行为是各种强化物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在改正过程中既要派出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又要选择适当的新的强化物和强化方式,给与积极强化。

(5)检评:对问题行为改正的成效及时加以评定,如发现效果欠佳,应进行检查,看察觉有无缺失、诊断是否正确、目标是否合适、改正是否得当。

(6)追踪:消除了问题行为,还要进行追踪,进行新的强化,塑造和发展良好的行为,直至良好行为的表现趋于稳定。

3、处理问题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避免下列误解:以为学生越安静,学习效果越好;以为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命令的服从上;以为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

(2)教师应了解和理解儿童。儿童就是儿童,不是小成人,不可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建议教师多读儿童文学作品,以提高自己对儿童的理解,培养童心。

(3)教师应认清真正问题行为之所在,而不是随意简单下结论。

(4)教师应确认并让学生明白,处理的对象是学生所表现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教师是不喜欢他的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他这个人。

(5)教师应教育学生知道如何表达其情绪,尤其是避免压抑,以促进身心健康。

(6)教师处理问题行为的时候,务必先了解症结所在才能作有效的处理。

(7)教师在处理问题行为时,不宜伤其自尊,以避免新的问题行为。

注意方法的运用,如发现原先使用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仍无效果,则应转换方法,以免措施良机。建议教师多阅读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矫正与辅导类的书籍。

2011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 Copyright Inc. All Right Reserset.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三楼)

邮政编码:421001(东校区)

电话:0734-3456048(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