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凌云志)

作者: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时间:2012-04-16 点击数:

我们可以改变世界!

驻耒阳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凌云志

半夜醒来看空间吓了一跳,志国留了1千多字的言,告诉我,“就在前一天晚上的这个午夜,我们09历史班的一些同学在群里面对于凌老师的问题进行的长达几小时的讨论,也表达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并且说“昨天这个时候09历史班部分同学像打了鸡血一般希望能够和凌老师共同探讨”。凌晨三点多坐起来想问题,不敢随便动笔回复,因为志国的留言“总结众多人文系历史班同学(尤其是农村户口的)包括我自己的一些确实不太成熟的观点”,毫无疑问,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并且曾经在农村中学做了几年不那么合格的老师。1998年的金融危机对当时以乡财政发工资的农村学校是冲击最大的。那年春节,学校的校长和总务主任四处奔走硬是没有筹到什么钱来发老师的工资,而在此之前,我已经有将近半年是以向学校支钱过日子了。199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在送走了自己的第一届完整的毕业生后,我选择离开了那个当初自己选择的乡村学校,去了深圳。

在深圳的日子里,其实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去面对社会,那时的我霸得蛮吃得苦,惟一放不下的是自己曾经当过老师的清高。也干过业务,也做过生意,开过一个不大的做广告装修小业务的店,也没挣到多少钱!但就在那里,我看到了生活的艰难和生存的意义。所以在2007年里,我会在空间里感慨地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我的思绪又回到了8年前。那时的我意气风发,背着简易的行囊,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流连不已。正是在那一年里,我懂得了生存的最确切的含义,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学会了坚强。岁月如歌,曾经这些艰难的生活经历将成为我生命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所以,从一开始,你们的凌老师就和所有“人文系历史班同学(尤其是农村户口的)”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也没有能够在农村坚守!同学们大可强烈质疑凌老师:“你丫自己都做不到,又怎样能够要求别人呢?”

毫无疑问,现在的我们处在一个疯狂的时代,我们这一代90后的朋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代。就像前晚周霞在问主持人的那个问题:“1991年发生了哪三件大事?”主持人答出了“苏联解体”、“中国共产党70周年”,但却没想到那一年“周霞出生了”!这三个答案其实是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的,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苏联的解体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执政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中国,千千万万个周霞的出生将通过我们自己的改变最终改变这个我们生存的世界。你们一直以来被人为地贴着标签,被认为从小生长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或者更多的是独生子女,认为你们一定会自负、会不习惯合作、会不够坚强、会容易被困难和挫折击垮,一定会是垮掉的一代。然而,这些年来,从2008年的冰灾、奥运圣火的传递、西藏事件、512汶川地震、08北京奥运、09年建国60周年、10年上海世博会等等众多的大是大非面前,你们向世界证明了你们的坚强、责任、爱心!实践证明,你们是值得信赖的一代,时间也一定会证明,你们将改变我们这个世界。

为什么不愿去当老师?为什么不愿去农村?为什么不能坚守在农村?这个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很多师范生连去当老师都可能是最后的选择了,更别说要去当一个农村的老师。就因为那里收入低、条件差、缺乏提升的环境和机遇,而且我们背负着父母的沉重的期望。志国留言说:“我还听到有同学用更加直白的语言:我就是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孩子,我爸妈包括我的老师叫我好好读书,第一是要离开农村,不要像自己这样过苦日子,第二才是说,等有出息了,好好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写到这里,我越来越激动,我也是在一层瓦房,地面都是是泥土坑洼的教室,下着雨打着破伞站着听课的日子长大的。寒假回家去看了初中老师和高中老师,我说我有没有机会回自己的高中教书,‘你回这里干嘛,一大男孩子,没点出息’。”

我特能理解这个观点,这是个已经开始变态的年代,物欲横流,社会的价值观正在被一种有形无形的力量所扭曲。很多人羡慕那些挣了大钱的人、开着豪车、盖起高楼、抱着小蜜的所谓成功人士,却从不会计较这个人的钱是怎样挣来的。“笑贫不笑娼”似乎在很多地方已经习以为常了。很多人会千万次的问,为什么是我?我都TMD穷二代,穷三代了,为什么还要穷下去?我都农二代、农三代了,为什么还要一直呆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在耒阳的一个多月,我看到了当地一些教师的生存现状:

一部分从来把工作当做副业,有在郊区的学校老师在城里开店的,有离城里远的地方就开网店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教学却是一塌糊涂。这些人或者就是所谓的“教痞”(用这个词是否太严重了呢?),就是老师中的混混。教师是一碗良心饭,众所周知。这类人虽不是大多数,但也为数不少,他们没有工作目标没有工作理想,更没有事业心。有课他们就来上,没有课就走人,如果强调坐班,他就坐在办公室里聊天或者找个理由溜之大吉。他们对教育政策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似懂非懂,或者说他们也不愿意懂,下班后主要的工作就是麻将,赌博,买码,或者其它让人心身疲惫的活儿,他们从不看专业书籍,除了看一些娱乐书籍,女人一般议论衣服,男人一般议论喝酒和洗头洗脚。在办公室里与教学有关的共同话题就是那个学生是个猪,那个学生是个笨蛋。

教师收入也依然低得可怜,一个工作三十年的老教师一年的财政工资加绩效工资,全部才不到3万元,一些半边户,也就是夫妻有一个没有工作的,靠每个月2000来元的工资根本养不活家庭;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一有问题都是教师的错,乃至碰到有学生打老师的。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自称“江西第二大城市直属小学老师”的“笑看风云淡”说:“工作两年,小教一级。月收入:基本工资805元,绩效工资867元,辅导员40元。绩效工资的30%年底一起发,每月大概200元。年底过年费2000元,平时过节发一两百元。无灰色收入。这样算下来,每月大概是2200元。城市房价5000元左右,老师压力很大。既然让老师承担那样大的社会责任,那么老师有理由在收入上取得应有地位。”

一个老师在教育在线网的文章写道:“我在农村中学已经从教十余年了,每换一级学生,都感觉到一级比一级难教,一级比一级的基础差。张口就骂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就连女生骂的也实在不堪入耳。是学校是文明的地方,学校真的文明吗,同行们心里比谁都明白,只是不想说出来吧。看一看你们学校厕所里的烟头和门窗上被打破的玻璃就知道了。学生一级比一级不懂礼貌,学生说话比老师硬多了,别说尊敬老师了,简直就是不把老师当人看,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就根本不敢动他们一根毛。”从他的叙述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作为老师的尊严所在,我们也可以推测到他一定很难体会到作为老师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优质生源的大规模流失。农村的孩子往城市跑,小城市的孩子往大城市跑。大城市的孩子去挤名校的门槛。我在每个周末从耒阳坐高铁回衡阳的车上都可以看到来自郴州、耒阳的家长去到长沙、株洲等地看望上学的孩子的。有本事的连孩子都不放在这农村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读书,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去,导致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严重下降,这样农村的孩子还能好教吗?

袁贵仁部长一上任就提出了“均衡教育”的理念,然而,至少在我看来,这些年倒来倒去,政府4%的GDP的投入始终难以到位,教育的地域差异、城乡发展鸿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乃至有校长跟我说,凌老师,政府虽然花了大本钱,通过合格学校建设,把办学条件搞好了,但这里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还是吸引不到学生来上学,这样搞还有什么意义吗?

农村学生的学风之差,学生厌学情绪之重确实令我感到震惊。一个老师告诉我说:“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就认真地去教,但学生能认真地学吗,给你一句我不学你又能怎样,作业不作、我不考你又能怎样;要想当一名负责的老师就应看到学生不对的地方就应该去纠正,但学生能理会你吗,他们的那种口气你能受得了吗。城市的学生作业完不成、犯错误叫家长来训话,农村学生呢,家长要么不在家,在家的也不来,来的也是爷爷或是奶奶根本不管用。在他们面前我们没有了一点尊严。我们大家都清楚只要学生不用唾沫吐在我们的脸上,是不去管学生的,见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过的去就行,管多了找麻烦,弄不好因为一句话,就要吃官司,学生告老师都是赢,一个月就这几百元划不来,忍忍吧。没想到在小学时学生过的‘苟且偷生’这个成语,今天却用到这里是最合适了。要‘尊严’你会与学生有不断的冲突,只有‘苟且偷生’我们才能保我们平安。呜呼、悲哉!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教育质量能上去,那老师你只有是神仙了。”

去年的毕业生李安琪在我的指导下写了一篇关于“农村学生厌学问题”的论文,在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我问了一句:“安琪,以你对农村教育的了解来看,你在毕业以后愿意为它做些什么?”安琪在考虑了很久,后来答辩时很诚恳地对我说:“凌老师,可能我不一定会去农村当老师,但请你相信,我一定会以自己的方式为农村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安琪后来考了湘西的选调生,我相信他会践行自己说过的话。

南岳学院外语系大三的蒋旺一直以来把去西藏支教当做自己的梦想。她在空间里写道:“西是天,藏是堂,人在中间是天堂吗?!我曾经也说过,在那里,有一群渴望求知的孩子,我要和他们一起,向世界宣告,即使困苦,即使灾难,他们也一样,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天堂,人类心灵的静地。那里,没有纷争,没有世俗,没有邪恶。是一个只有爱的地方。是的,纯净得只有爱的地方。我希望给予天堂里的孩子们爱。我愿意付出我的爱,我也要证明,付出,就会有回报。是的,让我对西藏的向往,如此强烈的,是感受爱与付出爱的需要。”但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她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给她留言说:“教育是良心的亊业,即便不去西藏,若你用心专注,在哪个角落都能收获期待抑或期许的目光!心远,不必强求地偏,但有颗坚守的心,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亦可期望梦幻般的天堂”。

我喜欢蒋旺空间里说的,I 'd rather lood back at my life and say ,"I can't believe I did that !" instead of aaying ,"I really wish I say that……"(我宁愿回顾我的一生,会说:“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还做过那个!”而不是说:“我真希望我做过…” )

当前的社会环境、教育体制有着太多太多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正如志国留言所说的:“单纯依靠一部分即便是大部分年轻有干劲的青年的努力(但一个教师的努力),是很显不够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一味的埋怨体制的不公和环境的不好终究是难以解决问题的,中国的未来和前途恰恰掌握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而作为现在的师范生,未来的教师,我们将要以我们的行为去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等待是没有尽头的,观望是不会有结果的,去培育一种对于教育深爱的情怀,去以一种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为教育去做哪怕那么一丁点的事情,去关注更需要关注的地方,去影响亟待需要影响的人。

我不愿意以一种说教的方式来对待所有仍然热爱教育的我的这帮可爱的同学们,我更愿意以一种朋友般的方式来和大家平等地交流。教师这个职业注定平凡、普通,但这正是它的伟大之处!如果可以,请更多的人给予这些从事教育的人以尊重、信任和理解,如果可以,请喜欢并热爱这个职业,并用生命去坚守!我相信,假以时日,世界终将因为我们而改变!

(凌云志记于2012年4月15日上午于衡阳师范学院文科楼办公室)

2011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 Copyright Inc. All Right Reserset.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三楼)

邮政编码:421001(东校区)

电话:0734-3456048(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