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学能力?
驻耒阳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凌云志
顶岗实习已经进行一个多月时间了,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教师到底该怎么做?什么样子才像一个教师?或许这些问题正困惑着我们许许多多的顶岗实习老师。这其实涉及到我们的新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学基本功的问题,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学能力。
关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涵,或许各名家是众说纷纭,并且会因学科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特点和关注点,我认为,对于我们顶岗实习老师而言,重点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前者虽然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先天条件,但也与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有关,两者均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总结和提升。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包括通用于所有教师的一般基本功,也包括学科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
(一)说的能力。
教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甚至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成功与否。对于实习老师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比较标准的、熟练清楚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但由于我们面对的农村学生中可能有些学生听不懂普通话,因此,如果有懂当地方言的实习老师,建议他们在初期也不妨适当地运用少许方言教学,但过渡时间应该要短,尽快地让学生能够适应普通话教学。
2、语速适中,契合教学需要。刚站上讲台的时候,大部分实习老师会出现语速过快的现象,往往出现教师如快马脱缰而学生不知所云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过分紧张,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不太会控制自己说话的速度。实习初期,我们为了达到教学需要,宁可适当放慢语速,提高音量,让学生能够听得清楚,能够有思考的时间。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契合教学需要,采取适当的语速而产生自己所需要的教学效果。
3、注意语调的变化。教师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丰富而适宜的语调能够让学生沉浸其中,受到感染,增强教学效果,单调、呆板的语调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精力分散。什么时候该急促,什么时候该舒缓,什么地方该高亢,什么地方该低沉,这些都取决于教学需要和教师对声音的熟练控制。
4、逻辑清楚,观点鲜明,准确精炼。教师无论是讲述、组织教学、引导、提问、评价还是总结等各环节都应该能够做到精简、清楚。尤其是现在的新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讲课最多不超过10分钟或15分钟,那么教师就更要惜字如金了,该说的话一定要说到位,多余的话一概不说。
(二)写的能力。
对于实习老师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书写端正、工整、清楚、尽可能漂亮。板书是教师上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它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乃至性格。所谓字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认真写字、按规范写字,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你写字的态度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一种自己做人的态度。
2、精心设计板书。板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理念。好的板书设计要做到科学合理,依纲扣本,条理清楚并且形式优美。一般来说板书有提纲式、图示式、表格式等不同形式,教师要根据科目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运用。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的板书还应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一般来说黑板的中间约三分之二的部分为主板书部分,教学的主体内容通过主板书来表现出来,而在黑板的两边要留有余地作为副板书。副板书的内容包括教师认为需要补充、强调的内容等等。此外,在板书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达到突出、强调、对比等效果。现在的新课堂模式中,由于是学生分组学习,板书大部分是由学生来完成,但也不宜完全放弃传统课堂中教师板书的强大功能,适当的环节和适当的课型中或者在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主黑板上由教师用精美的板书形式来补充教学。
3、善于写评语。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特殊的对话和互动方式。教师在作业批改、作文评语、总结归纳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撰写评语,做到观点鲜明、逻辑清楚、简洁明了、富有激励作用。好的评语不仅让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三)听的能力。
教学也是一门倾听的艺术。作为实习老师而言往往在课堂中习惯过多地讲课,而忽略了听的重要性。其实,听是一项教学的基本技能。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倾听,首先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当前的教学改革尤其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中唯一的权威,而更多的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者,或者如某些老师讲的,是课堂的首席学生和最后一名学生而已。以一种理解的心态去倾听,能够去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亮点。正是在你的倾听中,学生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关注,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释放,他们的潜能也无形中得到了激发。
(四)演的能力。
课堂上,其实教师也应该是一个演员。当然这里的所谓演员,其实是就教师的教态而言的。作为实习老师而言,我们主要从眼、手、身的动作三个方面和规范和改善自己的教态。眼睛是最能传递思想感情的,眼睛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比如,上课刚入教室,你可以环视整个教室,如果教室里秩序较好,就两眼正视前方,面带微笑开始上课;如果教室里学生讲话或者其他情况,则需要用眼睛盯住学生,示意他停下来。再如,你在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以温和、专注的目光去看着学生,既不可让学生过于紧张,也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期待。手的动作也很重要,打手势能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手势要自然、稳重。如,叫学生回答问题,最好手掌向上,引向学生呈邀请姿势,尽量少用一个手指来对着学生,更要切忌用中指指向学生。此外,有时候教师用手对学生的轻抚等能够传递教师的一种情感表达。另外,身体位置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教态既表现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教态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学生对你产生敬重之情;不良的教态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甚至不愿听你的课。总体上,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教师若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情感将更加融洽。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作为实习生而言,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
1、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作为大学生而言,可能大部分同学均已经学会了制作多媒体课件。但如何使你的课件形式优美、内容丰富而又效果突出呢?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诸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发掘网络资源的强大功能。以我个人的实践经验而言,教学课件应该满足三个要求:即简洁、清楚、美观。以一节课而言,课件页数不宜过多,中小学的课而言,一般15-20页就足够了,并且每一页课件中的图片不要太花俏,字数也不宜太多;整个课件要逻辑清楚,能够表达教师的教学思路;课件无论是从封面的设计、颜色的搭配、字体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尽量做到美观精致。
2、熟练了解多媒体的操作,包括主控制台、幻灯机、电脑等的开关机等。在多媒体教室,某一个地方的故障和操作失误都将极大地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3、正确看待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作为实习老师而言,我们至少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并不是每一堂好课都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第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始终应该起着辅助作用。在课堂中,不能被多媒体技术占据主导地位,多媒体应该为你的教学服务,而不是喧宾夺主。
(六)组织教学的能力。
这一项能力可能是我们顶岗实习老师最欠缺的了。无论是在传统课堂还是当前的新课堂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都要起着一个主导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包括:
1、教师对课堂基本流程的设计和调控能力。教学中的导入、讲授学习、讨论、总结、作业检测等环节,都需要老师去精心规划和设计并付诸实践。
2、教师提问的能力。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难度是否适中,有没有探究的余地,能偶开拓学生的思维等等,都取决于问题设计的科学与否。
3、教师引导的能力。在当前的新课堂模式中,这一点尤其突出,这也是我们实习老师最为缺乏的。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在他们相互质疑时,在讨论或者活动偏离教学方向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我们要善于导学、导问、导思,更要导行。
4、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课堂的精彩有时候往往来自己那些意外,包括教学环节中的意外和教学外的意外。于细微处见精彩,于意外时见功夫。教师是否能够冷静应对突发事件,或者是否能够将这些突发的课堂意外进行新的生成,这些将成为你这堂课的分水岭。
5、教师进行课堂心理和情感调适的能力。一堂好的课是要有心理波动、冲动的,是要有情感交流和碰撞的。教师要是深情的,也要是理智的;要善于将情感渗入课堂,又能及时跳出课堂。
(七)熟悉运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
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需要我们所有的实习老师去虚心学习、热情参与、大胆创新、敢于开拓。课改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实习老师而言,我们首先需要能够有观念的更新,去接受新的课堂模式,要正确把握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明确课堂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积极发挥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新课改又是个非常注重细节的工作,需要我们从学校文化、班级建设、学习小组的建设、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评价机制和体系等去全面学习。
有幸在一些已经启动了课改的学校实习的同学,要去尽快熟悉新课堂模式的流程、去学习和提高导学案编写的水平和技巧、去参与组建学校小组和小组长的培训和提高、去了解评价机制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等等。如自己所在的实习学校没有开展课改的,也应该利用教学教研交流活动、公开课活动等去了解新课改的情况,并尽可能地在自己的课堂中去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以上,难以周全,或诸多偏颇,只拳拳之心,不贻笑大方幸矣!
(凌云志记于2012年3月3日 晚,修改于201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