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洲之树
驻耒阳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凌云志

凌老师在常宁市烟洲镇中学与杨芳、唐丽荣、谢佳蓉一起在桂花树下的合影
从雅江出来后,刘平送我上了舂陵江上的船。下了渡船,是小小的窄窄的泥泞的路,时间已经是下午1点半,手机导航告诉我,烟洲离此地尚有10公里左右,而不是杨芳告诉我的走几步就到。虽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心里倒也淡淡的,就当是一次惬意的山乡旅行。
同船一个约摸30来岁的女子,从耒阳回家,亦是往烟洲方向走,我恍如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说,我们先走着吧,说不定很快就有车来呢!天气阴阴的,吹着轻的却又凉的风,两旁的稻田里青草正疯长着,绿油油地渲染着这乡村特有的意味。不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大片的油菜田,虽没有我期望的绚丽的花开的景象,却也有零星开着的黄的花儿,点缀在绿的菜苗里,恰似点点碎金。路旁有小小的溪水缓缓地流着,许是下过雨的原因,烛黄烛黄的,也看不到里面是否有鱼儿在游!记得儿时在老家,碰到下雨的季节,我会跟着父亲去到类似的溪水里去抓小的泥鳅大的鲫鱼,当年那份抓到鱼儿鳅儿的满足而快乐的心情依然记忆犹新。
同行的这个女子带我继续往前走着,已走出泥的小路,进入到一条稍宽的水泥路。偶尔有摩托车呼啸而过,我问她能不能坐。她说,这个不是的,这里的摩的我都很熟悉的,等等,要是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有中包车来。我也不再着急,跟着她快步走着。
我问起了她的情况,原来这还是个年轻的妈妈,小孩才几个月,今天去耒阳就是为孩子买必要的生活用品。这也是一个资深的典型的打工妹,13岁就南下广东淘金,在广州、东莞、深圳、中山等等不同的城市间不停地奔波而又游离着,做过纺织、电子、油漆、钟表和玩具等等不同的行业,尔来已20余年,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她会跟我感叹自己文化太少,所以在广东始终没有能够出人头地;她也会唏嘘自己当年的同伴因为走了不一样的路会暴富或落魄;她也羡慕自己的表妹,因为自学完成大学学习后考上研究生,所以能够嫁个好丈夫;她满足自己的现在虽不富足但稳定温馨的生活。我告诉她,人生没有假设,每个人的幸福其实都在自己心里,20来年在广东的奔波其实对于她而言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赞赏她在广东那个可能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最终并没有迷失的可贵,我欣赏这个虽然艰辛却坚毅的年轻的女子。或许是我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她不断地和我讲起她的家庭、忠厚老实的丈夫、可爱的孩子;她在广东想要做的事业;她对未来生活的规划等等,我也一直饶有兴趣地听着,也不再作任何评论。或许,我听她讲比什么都重要!走了大约7、8里山路,她已经到家了,我还得继续往下走下去,她充满歉意地告诉我说,不能陪我走了,我笑着和这个坚强并且还有着梦想的女子挥手告别。
许久不这么远的走路了,路上也没有其他的行人,我感觉后背在出汗了,时间已经到了两点半了,也不知还能不能等到车子来。我看了看导航,离烟洲镇还有6公里左右,想想,就这么走着估计得到下午4点多才能到。沿途慢慢可以看到房子了,再走近点,发现这里可能是一个比较集中的农民居住地。道路两旁是排列整齐的两层楼房,屋顶是青色的瓦,墙面贴着白色瓷砖。呵呵,我正担心走着走着会越来越荒芜呢,看到房子心里着实安定了许多。迎面碰到一个大约70来岁的大爷,我操着不怎么标准的衡阳话问他,前方是不是可以往烟洲镇中学去。反复多次,大爷终于听懂了,因为我好不容易把中学的“中”字读成“dong”,他恰似恍然大悟似地的。大爷很热情,带我来到前面一户人家,说要帮我叫个摩托车过去。敲了许久的门,可骑摩托车的哥哥却睡得正香,无意来挣我的“二两白银”,呵呵。我和善良而热情的大爷告别,继续往前方赶着。兴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听到了摩托车的轰鸣声了,说实在的,那一刻,我就觉得那声音特别亲切。想起了汪峰唱的那首《北京 北京》歌词写的“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了,却没有他唱出来的那种的沧桑和彷徨感了。
摩托车载着我在这乡里的路上呼啸着,我看着房子在两旁很快飞去,心情也轻松了许多。可以看到道路左边不远的地方就是舂陵水了,因正是初雨后,水面上弥散着浓浓的烟雾。江中似乎一个小岛抑或小洲,长着参差不齐的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偶看到有类似白鸥的鸟儿飞过,这情景恍如到了蓬莱仙境!我想,这是否就是烟洲二字的由来呢?!前方渐渐喧嚣了起来,车子也多了,道路两旁有了各种卖吃的用的各种用品的商店了。辗转几个弯弯,趟过几个坑坑,车子在烟洲镇中学门口停了。到此刻,我终于如释重负了。
杨芳接到我的电话,气喘吁吁地赶到了校门口接我,那一刻,我明显可以看到她眼里的欣喜和开心。这是我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历史专业大三的同学,去年暑假担任我系的国培工作的学员接待和联络等,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校门打开的那一刹那,杨芳张开双臂拥抱了我,呵呵,我看到旁边的门卫微笑着看着我们,他应该也弄不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了。
随着杨芳来到了烟洲镇中学的办公室里,因为是周五校长也不在,只有一个年轻的管教学的廖声华主任在。烟洲镇中学我本可以不来的,常宁这边有刘芳老师在指导。所以校长不在其实更好,我的烟洲之行就不会那么正式了,纯属私人旅行罢了。因为杨芳还要去上课,我就在办公室里和廖声华主任聊了起来。经了解,原来廖声华也是早期的师范生,工作时间比我还晚一年,所以,我就一直叫他师弟了。在烟洲的另外两位顶岗实习老师唐丽荣和谢佳蓉也来到了教学办公室。
下午5点左右,我想到了自己此行来烟洲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去看看当年我们的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系总支书记廖新平老师和几位实习生在烟洲栽下的几颗桂花树。廖声华主任很热情,立刻招呼已经下课的杨芳、唐丽荣、谢佳蓉和我一起下了楼。
下楼之后,我顺便看了看烟洲镇中学的校园。学校建在一个山头上,地势较高,前后两栋教学楼还是比较新的,教学楼的外墙上写着学校的校训和各式标语,校园环境也显得整洁而漂亮。我去过了很多农村的中小学,就烟洲中学的校园文化和绿化净化工作而言,应该是做得比较好的了。桂花树其实就种在教学楼的前面,虽然有了两三年的时间,但长得不是很高。难怪杨芳刚来的时候我叫她来看看两棵桂花树,她告诉我说没有什么感觉。我还牵强地回复她说,你现在没感觉就是一种感觉!呵呵,后来杨芳也写了一篇文章,发给我看了,就叫做《两棵桂花树下的思考》。她在文章中写道:“站在树下,顿时我的思绪有点乱。因为我感觉到仿佛我身边的不是两棵树,而是两位指路名师,她们在向我指明人生的方向,告诉我选择了烟洲镇中学的顶岗实习是正确的,因为她们见证了每一位从这里走出的学长学姐的成功之路。虽然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每餐只有一个菜,每天要提水上四楼,但是当我望着无数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看着他们在寒冷的日子用冷水洗脚,每餐只吃一个素菜的情景,我觉得自己应该向那两棵树一样,在寒风中,克服一切物质上的障碍,迎风招展。同时两棵简简单单的树他们身上刻着五届顶岗实习生的光辉历史,做为第六届中的一员,我要名留“树”史。从这一刻开始我不再是个学生,而是一位人民教师,我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我应该以一个朋友一个长辈的身份去关爱我的学生,因为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他们的成长。从这一刻开始我不再是一个小孩子,我应该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来思考问题,因为我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我的学校、我的未来。”我觉得她对这两棵树的意义已经挖掘的够深了。我叫了唐丽荣、谢佳蓉和廖声华主任、杨芳一起在树下合了影。其实,对于烟洲或者这两棵有着象征意义的树而言,它们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传承了一种精神,一种在顶岗实习老师身上的坚韧、坚强、坚守和坚持的精神。因为这两棵其貌不扬的小树,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顶岗实习这样一个渠道去拥有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更深的情怀。
时间很晚了,已经没有回衡阳或者耒阳的车了,今天就只好住在烟洲镇中学了。廖声华说要请我到他家里去吃饭,我告诉他,和几个实习老师一起做饭吃会更有意义。我说,你也别回去了,就和她们几个一起吃吧。廖声华倒也爽快,马上骑了车带了唐丽荣和谢佳蓉一起到镇上买菜去了。不到半个小时,菜买回来了。尽管廖声华又告诉我说,他家里老婆打电话叫他回去吃饭,我也不再勉强了。于是,我又有幸在常宁的烟洲镇做了一回厨师,和三个顶岗实习老师一起吃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晚餐!
凌云志记于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