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之福
驻耒阳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凌云志

凌老师在余庆中心校指导学生
余庆中心校是离耒阳市最近的学校,原来我的计划是最后才去的。然而今天在去长坪的途中,我偶然发现路边就是余庆中心校,于是连忙打电话给在该校实习的刘倩倩核实情况,得到确认后,我决定下午早点从长坪敢回来去看望在余庆中心校实习的刘倩倩、廖慧娟、杨茜和李秀金四位同学。中午在长坪乡吃完饭后,我赶紧坐车,大约经过40-50分钟的时间我在中心校门口下了车。
刘倩倩和李秀金两位实习老师在校门口的等着我,廖慧娟正在上课,而杨茜则因为家里有急事中午已经请假赶回江苏老家了。在路上,我拿出手机百度了下,知道余庆曾称余冲,解放时为庆贺人民政权建立而改名为余庆乡。该乡是耒阳市传统的农业乡镇,农业生产颇具特色,而由于矿产较为丰富当前工业前景也很好。
刘倩倩和李秀金看到我到了很高兴。从她们欢快的话语中,我知道她们几个在余庆过得挺开心的。我与余庆中心校的贺校长打了电话,校长正好在办公室里,听说我到了就热情地招呼我到办公室坐。
在两位同学的带领下,我上了二楼,转个一个门就到了贺校长的办公室,因为刘倩倩和李秀金还要上课,我就和校长先交谈起来。贺校长大约50来岁,慈眉善目而又带着少许严谨。他给我到了杯水然后就介绍了我们四个顶岗实习老师在这里的情况。他告诉我,余庆中心校因为是第一次接受顶岗实习老师,虽然没有经验,但是学校相当重视,首先在生活安排上尽量为我们的实习生排忧解难,从吃饭、住宿到洗澡等方方面面,学校均尽力考虑周全,尤其是第一次来由于学校没有洗澡堂,主管后勤的主任还专门带我们的实习老师到耒阳市里开了间房子让她们几个洗澡,而现在学校已经花费了几千块钱修了一个洗澡室方便实习老师;然后是在教学工作安排上,中心校也制定了详细周全的计划。第一周安排了四个实习老师去听指导老师的课,并且由专人对实习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中心校的领导都专门抽出时间来听几位实习老师的课,并且对她们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课和分析。贺校长对我说,凌老师,如果您对实习生工作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尽量提出来,我们一定大力改进。
听到贺校长这么诚恳地和我交流这些情况,我感到很满意。我对贺校长说,来到余庆中心校我感到非常轻松,因为事先我就通过实习老师了解了她们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一些情况,她们在电话已经把中心校对她们几个的关照和帮助如数告诉了我,她们这一个月来一直在余庆充实开心地生活着。当然,我们的实习老师本身仅仅是大三的学生,她们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教学实践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我们真诚地希望余庆中心校的领导老师对她们不吝赐教,帮助她们在较短的时间尽快提高。
贺校长向我介绍了余庆中心校的一些情况,现在中心校共管辖9所小学,其中我们四个顶岗实习老师任教的余庆中心完小创办于1974年,座落于余庆圩(余庆乡余冲村1组),位于耒阳市西部,与城区毗邻,省道1811线贯穿而过。现学校有学生600多人,教学班12个,专业教师将近30来人,学校建筑座落有致,布局合理,校园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近年来在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设施齐备,学校有标准的体育场地、仪器室、图书室和实验室。贺校长说,余庆中心校办学方向明确,办学行为规范,领导班子团结奋进,求真务实,教师敬业爱岗,勇于创新,以“创示范学校,争一流校风,建优美环境”为办学宗旨,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在教育教学环境建设及教研教改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余庆中心完小已成为市“规范化学校”,“园林式先进单位”和“德育窗口学校”,“教研教改实验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贺校长紧接着说,今年我们中心校刚好在师资方面缺了几个编,得知教育局有顶岗实习老师名额后就尽快提出了申请,为了安排我们四个顶岗实习老师,在开学就安排了中心校的另外几位老师去了附属的其他村小去任教,而在中心校留出了四个教师的位置。贺校长笑着说,她们四个实习老师在这里表现都很不错,她们来到余庆中心校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正说着,第五节课下课了,我提出到她们几个的宿舍里去看看。刘倩倩和李秀金、廖慧娟三个都来了。她们四个因为想住到一起,所以想中心校提出要住在一个房子里。我走进去,看到房间里整洁干净,很温馨。学校也配备了无线网络。联系刚才和贺校长的谈话,我对她们三个说,你们来到余庆中心校是你们的福气,这里不仅交通方面,离城区近便,而且学校领导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全,这是我去过的十几个学校中情况很好的一个了。尽管我也知道,她们四个在工作中肯定也会遇到一些实际的困难,但我想她们应该要有更大的动力去把工作干好。
因为时间紧迫,我和三位实习老师谈话后就准备回耒阳城里了。和贺校长辞别后,三个姑娘一起送我走出校门,我们几个在校门口来了个合影。我回头看着余庆中心完小的几个字,突然想起了余庆二字的由来。上车后,拿出手机百度了下,得知“余庆”二字原来来自《周易》第二卦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庆其实也就是“福”的意思。这句话意思就是说,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想到今天在余庆中心校的所见所闻,我想教育其实也是这样的,我们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善待自己的教师和学生,其实也就是帮农村教育积善积德,假以时日,我们终能等到农村教育兴旺的那一天。
凌云志记于201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