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师傅传(江声中学 刘云湘)
作者: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时间:2015-06-18 点击数:
师傅传
师傅无人不知何许人也,亦详其姓字,因若洲畔之凤,故名周凤。豁达大方,随和淡然,不斤斤于得失,不争争于屑小。好读书,务求甚解,每遇其所好,便欣然忘食。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洒脱;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淡然。爱淘宝,谓之悦书画以同游,乐淘宝以消忧。
赞:前人有言:“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读书行路,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这是上完《五柳先生传》时,我在课堂上有感而发,提笔写成的。还没给师傅看,也不知她看完会有怎样的反应,是会笑呢?还是笑呢?
一直想写写师傅,最初起意是来自她写的《我的师傅语文张》一文,她将血脉里那股对于张琦老师的敬爱融成了笔尖一滴滴的墨水,勾勒出一个和蔼可亲,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可爱“老头”。而在她的学生的笔下,她是一个可爱豁达,带有一点“不愿与世俗妥协的清高”的“周妈”。在我的心里,生活中的她是一个豁达乐观,总是给人带来正能量的人。而在工作中,她是一个勤勉、敢于钻研,时时刻刻心念学生的人。
她将原定于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改成了辩论,为了让他们这些没能参加辩论赛的孩子们有锻炼自己的机会,每次,她总会听得仔仔细细,有时还与我交换一个赞许的眼神。她要孩子们主动去探讨研究没有学的自读课文,不要依赖参考书,不要只会照本宣科,而是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课堂上,她经常笑,也经常“黑脸”。笑是因为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努力勤奋的准备而感到欣慰,“黑脸”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原本就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做不到呢?”
有一次,课前辩论赛上战况激烈,一个辩手哭了,师傅在课后对他说:“你周老师我是个坚强的人,我不希望我的学生软弱。”并对另一位有些愧疚的辩手说:“辩论赛本应如此,如果你来我往是和风细雨,那还叫什么辩论赛,那就叫茶话会好了。”话虽这么说,她却对这个脆弱的男孩倾注了更多的爱心,在课堂上对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以及鼓励,我欣喜地发现,那个男生因为师傅奖励的一面小红旗而花上整整一个星期每天下课后不停地重复背诵和默写,在最近几次的默写中都表现得非常优秀,甚至还拿到了满分。
还有一次与一个女生的误会,她在办公室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写下了言辞恳切的一封信,那个女生后来又回复了一封信,她看过之后,五味杂陈,不停的反思自责,觉得自己没有给那个女孩足够的宽容和谅解,没能引导孩子们给予她足够的体谅以及理解,她在深夜里不停地写着,她把如鲠在喉的愧疚和自责化为笔下一句句满含爱意的寄语和自省,她说:“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一个公平的老师,合格的老师,善良的老师。”
学生的喜怒哀乐,总是最能牵扯她神经的一根线,因此学生也总是牵挂着她。几次,她的桌上都摆着学生不知何时悄悄放下的“礼物”,她头痛的时候,会有“999感冒药”的出现,她脖子痛的时候,会有膏药君的身影。她把学生对她的惦念当作自己事业的最高追求,而且始终在一种美好的幻想中无怨无悔的付出着,哪怕是一点点星光,她也会将此撷取拼凑成整片星空。她在课堂上说:“为什么这么多年,有这么人前仆后继的要登上这三尺讲台,大抵就是因为如此。”
有时查完寝路过师傅的办公室窗前,我总能看见她小小的窗户前亮着灯,她瘦弱的身影不由浮现在我眼前,她又在熬夜备课了,我不知多少次提醒她要早点回家休息,她却总是拿着厚厚的一叠资料研读,思考如何要把这节课上的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何启发他们思考,有时,她满眼笑意,语气激动地和我说,这篇课文可以换个方法教,文章中的某句话可以用矛盾相生法引起学生的思考,有时,她愁眉不展,拿着茶杯喝着一口口苦涩却清香的茶,思绪却已经遨游到了不知几百年前,魂归,她如梦中成诗一般,急急地用键盘敲下那些“诗句”。
她是个但愿常梦不愿醒的“痴人”,会因为窗外的新树绿了,花又开了而感慨,会因为文章中的一句妙语而写下整页的感想,会在课堂上用半节课和学生们分享一篇美文。她看似“长醉”,却又比谁都活得清醒。
不知多少个夜晚,陪在她身侧的只有办公室那一盏灯以及数十只蚊子,她也不恼恨那蚊子,说做蚊子也挺好,目标单纯没有那么多私心杂念,他们常常在夜深的时候提醒着她,该回家了该回家了。在清晨又总是提醒她,别盯着电脑,该活动了。有一次被别的老师调侃她这里是盘丝洞,她还颇为得意的笑称她是蜘蛛精,谈笑间,一派悠然自得。
屈原在《橘颂》中有一句我最喜欢的话“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我师傅也将自己的散文集命名为《我是一棵树》。是啊,对我而言,她不就是屈原笔下的那棵橘树么?她若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它若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彩照人的无数“圆果”!她不就和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一样么?如此“纷緼宜修”!
刘云湘 江声中学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2012级中文一班